拥有健康、美丽、丰满的乳房,是每个女人的梦想。可总有不少病魔潜伏在女人这一最珍贵的宝贝身边,似乎稍有不慎,女性就会陷入到一场如火如荼的“乳房保卫战”中。而乳腺癌可谓是最大的梦魇。
乳腺癌成为女性最大杀手
近年来,随着国人生活方式越发西化、精神压力日益加重、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乳腺癌一跃而位居女性肿瘤的前“二甲”,甚至在北京、上海等一些大城市,成为了威胁女性生命安全的“元凶”。
当然,和所有的肿瘤一样,乳腺癌也有格外‘青睐’的人群。相对来说,那些有乳腺癌家族史,月经早、停经晚,晚婚晚育,肥胖、好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、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女性等更为危险。乳腺癌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是息息相关的。因此可以看出,如果想要取得这场抗癌大战的胜利,一点也不难,关键还是要有告别这些不良习惯的意识。不过,这种意识一定要从年轻时就开始树立。因为这些年,乳腺癌越来越多地盯上了青年人,甚至很多‘80后’也不幸中招。
红外线查不出早期乳腺癌
“红外线检查”是女性最熟悉的乳房检查手段,几乎只要做过体检的人对它都不会陌生。也因此,当一些人在最终被诊断为“乳腺癌”时会莫名惊诧:“我年年都做红外线检查啊,怎么居然都没有发现异状呢”殊不知,在乳腺癌的早诊上,红外线检查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。
做“红外线检查”一般是只能观察病变的血供情况,而且也不能动态捕捉疾病的变化,因此对于早期发现乳腺癌意义不大。因此,如果光想借助此来早发现乳腺癌,最终只能徒劳无益,白白耽误治疗的最好时机。
目前在国际上,钼靶检查是最为通用的乳腺癌早诊手段。它可以观察到临床上触诊摸不到的乳腺癌早期征象。而且,实践也表明,50岁以下的乳腺癌患者,有85% 是由钼靶检查发现的;它可以使50岁以上妇女乳腺癌死亡率下降30%。由于我国乳腺癌病人普遍比西方年轻,因此做钼靶的年轻应该适当提前,至少40岁以后(高危人群可提前到35岁)就应该每年做一次,以防患于未然。同时,由于我国女性的乳房组织的密度普遍没有西方女性那么高,因此结合B超检查就可以进一步保证乳腺癌早诊的准确率。而且由于钼靶对年轻女性乳腺有一定损伤,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更应首选B超。不过,值得提醒的是,一向在肿瘤早诊领域有“福尔摩斯”之称的PET对乳腺癌敏感度却不高,再加上价格昂贵,对于早诊乳腺癌意义不大。
其实,对于广大女性来说,除医学检查手段外,最简单便捷的方法还是自检。建议女性每次月经后一周;停经或更年期妇女最好确定每月的固定一天进行自检。看和摸,观察乳房的大小形状是否对称、轮廓有无改变、乳头是否有分泌物以及是否回缩等。同时用食指、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,以按压、螺旋 或滑动的方式检查乳房有无肿块。如发现有异常,更应及时到医院检查。
|